约3000个字。
语文学科备课用纸
课题 《域外风情散文两篇》阅读
教学目标 1、 体会描写景物的意境美,领略域外风情。
2、 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情感。
重点 体会描写景物的意境美
难点 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情感
课时 1课时
教法 赏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塞纳河是法国最大的河流之一,它因为穿越巴黎而闻名世界,巴黎也因有塞纳河流过而更加美丽,塞纳河上的三十六座桥也为巴黎增添了一份亮丽的风景,塞纳河就是巴黎的母亲河。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和塞纳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
二、 阅读《密西西比河风光》
1、整体阅读
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上乘之作。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风光。第一句话总括全文,作者用“旖旎”一词高度概括密西西比河风光的特点。紧接着描写西岸的景色。西岸是草原,作者先用长镜头似的笔触总体勾勒西岸草原风光:一望无际,广阔无垠,生活着成群结队的野牛。给人的感觉是苍茫、恬静。接着,推出一个特写镜头,描写了一头年迈的野牛,它的动作是“游”,是“卧”,它的头上顶着两只弯弯的牛角,头下是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深沉持重,宛如河神。给人的感觉是神圣、安适。通过野牛的眼睛,进一步突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总体特征:河流是壮阔的,两岸是繁茂而荒野的。
第二部分(2~4段),写密西西比河东岸的风光。首先强调东岸与西岸不同,形成的对比令人赞叹。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具体表现与西岸的不同。
第一方面写植物。描写的方式是从总体到局部。植物的总体特点是多而杂,植株高。这些植物分布广,颜色多,气味芬芳,生长茁壮,高耸入云。接下来分写了几个种类。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等爬蔓植物,攀缘交错,形成了无数的洞穴、拱顶、廊柱以及花桥。然后,聚焦在木兰树上。它的身姿挺拔,耸立着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开放着硕大的白花,俯视着整个丛林。它的美丽姿态只有棕榈树可以相比。为了突出爬蔓植物的高、多、密,还写到槭树、鹅掌楸、蜀葵,为了衬托木兰树的与众不同,还用“摇着绿扇的棕榈”与之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