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20字。
命题作文“必须是一颗树”写作指导和佳作示例
【作文题库】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请以“必须是一颗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②可叙事,可议论,也可抒情,还可以编写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和情感。
【创新点拨】
文题“必须是一棵树”,充满诗意。一提到树,人们马上想到它的亭亭玉立,枝繁叶茂。树本身的象征义非常丰富,易引发多元思考,写作的空间很大。题前一小段材料出自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它的作用仅仅是触动写作灵感的引子,写作时,我们必须摆脱它的束缚,象树一样在空中自由的伸展。
首先,是写作思路的定位。这个题目适宜虚写,即把“树”的形象虚化理解。比如它可以是一种依靠,一种生存的意志,一种价值的实现,或者是某种信念理想的追求等等。如果只在“树”的本身打转转,那思路势必受阻。其实,题前的小材料已有了些许暗示。
其次是写作体裁的定位。这个题目比较适合写记叙文或议论性散文。如果想写记叙文,不妨这样构思:
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需要调动生活积累,当然也可以适当虚构。
2、将思想(主旨)寓于故事之中。这个“思想”要扣住树的象征义,象糖一样溶进“故事”的水中。
3、在描写中表达思想。即在行文中适时描写,让思想的载体生动活泼,比如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等。
如果写成议论性散文,关键是论点的提炼与分解。可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1、从“是什么”角度立意,即必须是一棵什么性质的树。比如坚强、忠贞、高大、苍劲、独立、正直、有胆识、有才气等等,这些定语的排列组合就是论点的分解。
2、从“为什么”角度立意,即为什么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别的,原因的探索过程就是论证的展开,论点的分解。
3、从“怎么办”角度立意,即怎么做才能是一棵树,也就是途径的问寻。比如要不怕风雨,把根扎深,向上伸展等等,问寻的结果即是论点的分解。
当然,文无定法,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粗浅解读,但不管怎么说,写什么就要像什么,弄成“四不像”是很难得高分的,简单的演绎材料、复制材料也很难出彩,下面推荐三篇文章,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点启发。
【佳作示例】
例文一、必须是一棵树
他接过母亲手中的伞,将伞偏向母亲的那一侧,对母亲微笑……
他自小便是个讷讷的孩子。七岁前他一直夹在父母中间,什么不做都可能成为父母矛盾的源头。有时,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引来父亲的一顿暴打和母亲深夜的啼哭。为此他学会了沉默,变得胆小懦弱。七岁时,他的父母终于离婚了,母亲爱他,坚持同他一起生活。七岁之后,他便开始了没有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
母亲没有什么别的技能,只在年轻时学过一阵子插花,于是就在街道偏僻的拐角处开一家小小的花店来维持生计。每天放学,他总是规规矩矩地到母亲的花店里,呆在一个小角落里,乖乖地不发出一丝声响。他们没有多少钱,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