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7230个字。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伎俩(zhī) 睿智(ruì)一瞬间(shùn) 深恶痛绝(è)
B、讪笑(shàn)深邃(suí)一刹那(shà) 相形见绌(chù)
C、鄙夷(pǐ)彷徨(fánɡ)一眨眼(zhǎ) 吹毛求疵(cī)
D、归咎(jiù)鸟瞰(kàn)一霎间(shà)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耸立驻足人迹罕至庞然大物
B.畸形萧索德高忘重万恶不赦
C.挑畔接济大彻大梧袖手旁观
D.辜负妖绕白雪皑皑乐此不彼
3、书写。根据全卷答题书写情况评分。(3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4—5题。
材料一:最近,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4、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一个问题。(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24分)
6、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达拳打镇关西,为的是打抱不平。
B、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只好挥泪斩马谡。
C、武松因为妻子受辱,他忍无可忍而杀了仇人,被逼打虎上梁山。
D、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和周瑜同时想出用火攻对付曹操的策略。
7、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题2分,共8分)
(1),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3)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豁达、博大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8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约客,是希望客人如约而至,然而此诗写的却是客人没有按时来,甚至没有来。
B、前两句写景,主要烘托出单调而寂寞的氛围,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
C、诗中“家家”、“处处”叠字运用很有技巧。“家家”修饰“雨”,说明江南的梅雨季节,让人很难捱;“处处”修饰“蛙”,体现丰收在望,令人欣喜。
D、“有约不来过夜半”写主人准备和客人对奕来度过这漫长的梅雨之夜,可迟迟不见人来,长时间的等待,等得心烦了,因而在院落走来走去。
E、最后一句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字流露出来,竟震“落”了“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