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道题,约6750个字。
初一语文下册竞赛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座号、姓名、班级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指定位置,不要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1—6题。共19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廖。
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C.我想起悠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D.现在只有三个疲惫、嬴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的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及的世界进行探寻。
②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变得束手无策。
①迷离:
②剽悍:
3.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2分)
(1)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2)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4)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赞赏崇拜打量B. 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 清晰称赞崇拜端详D. 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6分)
①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
②未至,。弃其杖,。(《夸父逐日》)
③,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
5.材料探究题:你能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哪些信息?(3分)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
材料二: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眼鳟等40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自豪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材料三: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⑴
⑵
⑶
6.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为下面的母女对话写出最恰当的答案。(2分)
妈妈反对女儿与同学通信,这让女儿很不开心。
(1)妈妈: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与同学通信的。
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女儿:我是公民,有享受通信自由的权利。妈妈不让我与同学通信是违法的。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导读(2分)
(1)《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2)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___________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
(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8.此诗写_______ _____ _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作,后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构成了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传达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