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5张。老师教案,学生学案,示例和练习兼备,约5030字。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
接受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教师上课教案
教师 谭一 科目 语文 上课时间 2008年10月28 日
课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之压缩语段(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压缩语段的特点,掌握概况、归纳、整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练习、自我小结,课堂归纳、点拨、总结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现代社会信息驳杂,学会筛选、提取、整合信息为社会所亟需。提取信息的准确、精当程度体现了一个人的思维外化的成熟程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压缩语段的解题策略及压缩方法
难点:压缩语段变体题型及解决方法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
【课前活动】自由、快速朗读“热点报道”,思考本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入】
[师]从这册报道,我作为居家男人,我读到了生活消费的问题。现代社会信息万变、良莠驳杂,筛选信息、提取信息、压缩信息为现代社会所亟需。在高考方面,也经常变着花样来考查这一考点。广东省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每年都考查这个考点,足见“压缩语段”作为一种非掌握不可的能力。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的压缩语段考点,请大家把相关的练习拿出来。
【教学过程】
【点击考点】请学生读《三维设计》的考点要求。
[师]通过这个考点,我们看出压缩语段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能力:①理解材料的能力;②筛选信息的能力;③整合信息的能力(最后的语言组合表达能力)。(课件展示)
[师]要落实这三个方面的能力,通过对五则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训练,我们对压缩语段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是否有些认识?
(师生互动,教师小结)(课件展示)
【明确关键点】
(一)压缩语段必须紧扣解题的规定。
压缩语段在命题时一般都有解题规定。解题的规定不同,解题的方法就往往有区别。如果是概括要点,那么就要注意要点的完备。如果要求概括主旨,那么主要侧重中心内容的把握。因而,解题时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规定。
(二)压缩语段必须顾及文本体裁。
语段的表达方式不同,信息特点就不一样,其压缩技法往往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