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30字。
编拟标题 第一讲
标题(英译title;headline;heading;caption),是文章的标签,是文章的“构件”必不可少之一“件”。好的标题会使文章生色,而平淡的标题则会冲淡文章的韵味,甚至丧失一个或多个被阅读的机会。编拟好的标题,是著文立说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意义在“材料作文”时尤为突出。
文无定法,同理,题无定式。但一般性的原则和规律还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和训练。
林子曰:“任何写作都有他的目的”(注:“林子”者,明阳语文教师林佳明也)。无论你是写景,抒情,叙事,说明,还是议论,都有一个目的;只是显隐不一,明暗各异罢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除说明文外,大多文章其实都是形式多样的议论文——只要它有一个目的。因此,有关标题的分析和训练,我们先从议论文开始。
一、议论文标题概述
议论文总有一个主旨;而明白肯定的主旨总是能够用一句简洁的话进行表述,所以议论文的标题是容易到手的。但作为标题,要想吸引读者的目光,它又必须有一定的个性;有时候直接在标题中曝光主旨并非上策,所以议论文的标题也须深思细酌。根据标题与文章主旨的关系,议论文标题可分为如下几类:
1、直接亮出结论
特征:基本上,标题就是文章宗旨的表述。
其中,有些标题对结论的表述较为正规化、理论化,显得严谨而明确。比如:《成功来自谦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该开除的是校长》《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事事关心》《莫让专家成了“砖家”》《反对本本主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将革命进行到底》《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只要观点新颖、独特、深刻,再中规中矩、不加修饰的标题也能引起读者注意。
有些标题则运用了修辞手法,显得形象、生动。如:《请不要让手中金钱把自己埋葬》《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些标题引用名句,显得言之有据、颇有来头。如:《有志者事竟成》《失败乃成功之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好人难做》……——缺点是,名句既然是“名句”,其中的道理,常被很多人认同;而对早已认同的观点,大家往往没有再了解的兴趣,则来头太大的标题有时也就成了乏味的标题。
有些标题有意“篡改”常识、名言,别具一格,很能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望。如:《懒惰的智慧》《知识即罪恶》《弄斧必到班门》《人有远虑,方有近忧》《扫扫他人瓦上霜又何妨》都是对常理或俗语的颠覆;《天下谁人不欺君?》《先见之愚》是对名句的翻改;《人生识字胡涂始》翻自“人生识字忧患始”;古人有言“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简化为“知易行难”,孙中山翻了一句“知难行易”,鲁迅则再度翻造,写过一篇《知难行难》……。
2、抛出论题,不提结论
特征:标题中含有正要讨论的观点,但标题并不急于作出结论。一般以问句或选择句式为题;只要将标题改为一般陈述句,结论也就显露出来。如:《“友谊”,还是侵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谁在没落?》《没有三聚氰胺,我们真的就安全了吗?》《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皇帝们爱不爱国?》《三峡库区,担心还是放心?》《是相信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