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道题,约7620个字。
中考语文系统复习优化整合创新设计卷(四)
八年级(上)
积累运用(2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圣火传递,汶川地震,震hàn着世界,也猛烈撞击着青年人的灵魂。中国以国家之大、fú 员之广,在发展和jué 起的过程中,总是会不断出现一些重要的guǎi点。这些重大事件的曲折起伏,大多牵涉民族感情、国家尊严或外交关系,使年轻人迅速选择自己的立场,确立自身的观点,从而在更长远的gé 局意义上,形成一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姿态。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们无法___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扩大控制B.扩大控制增加C.控制增加扩大
3.补写成语。(4分)
①万事俱备,()②(),死而后已
③千里之行,()④(),必有一失
⑤天网恢恢,()⑥(),计上心来
⑦欲加之罪,()⑧(),不可言传
4.默写。(7分)
(1) 乱花渐欲迷人眼,。
(2) ,谁言天地宽?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4) 杜甫《望岳》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某校九年级(”班拟开展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班主任李老师说:“‘图书漂流’就是每个同学捐献一本书,放在班级的书架上,大家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再放回书架,让它继续漂流。”
①为营造气氛,班委会准备出一期“图书漂流”专题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一条宣传标语。(20字以内) (2分)
②请从下列图书中选择一部,写上“放漂寄语”,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80字以内) (4分)
《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样子》《格列佛游记》
所选图书:《》
放漂寄语:
阅读理解(49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6—11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6.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7.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9.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0.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