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字。
高考语言运用题解题指导
作者:刘高伟
语言运用题因考查灵活全面在高考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但由于这种题型灵活性大,开放性强,很多考生在做题时不知从何入手。下面笔者就结合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中这一知识点有特色的考题类型来谈谈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知识点主要从四个方面检测: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的运用等类型。
一、解读漫画题
漫画指的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漫画一般用变形、比拟、象征等表现手法,构成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歌颂或娱乐等效果。
如重庆卷: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孵蛋图》配上一段文字。(4分)
要求:(1)能够揭示漫画的寓意;(2)句式整齐,有讽刺意味;(3)20~40字。
【解析】解读漫画可以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我们在做这样的题目时,首先,要学会观察。对一幅漫画,要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其次,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再次,要展开联想,如果通过联想,能把问题解答了,就具备了对漫画的解读能力。最后,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答出漫画的主题思想。如本题我们仔细观察漫画,可以发现这个母鸡孵蛋与其他母鸡孵蛋是不一样的,其他母鸡孵蛋都是用身体贴在蛋上,用体温来孵蛋。而这个母鸡却坐在椅子上,脱离了鸡蛋,高高在上;下面的鸡蛋则不能得到母鸡的孵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寓意:母鸡高高在上,自以为劳苦功高;鸡蛋默默在下,说不出冷暖凄凉。
二、提取主要信息题
主要信息是一个语段的灵魂,能不能找出一个语段的主要信息决定着对一段话是否能真正的理解与掌握。高考要求考生从一段文字中提取出主要信息,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
如四川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4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能为北京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将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据调查,有74%的游客考虑在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去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旅游。
【解析】我们做题时应仔细分析这段话,这段话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的意思是“北京奥运会为亚洲吸引更多的游客”;第二句讲的是“游客会顺便到亚洲其他地方旅游”。因此,我们把这两者合起来概括就可提取出这一题的主要信息,也即这一题的答案:北京奥运会将惠及亚洲的旅游业。我们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可以采取刚才我们分析的方法,先把一个语段进行“分割”,找出各部分的信息,然后再把这些信息综合,就可自然而然地得出整个语段的主要信息。
三.拟写对联题
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况且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如重庆卷: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4分)
【解析】本题是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情景,让我们来拟写对联。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材料中的主要情景是白云和彩虹,因此我们答题时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