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0560字。
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别答在答题卡(Ⅰ卷)和答卷(Ⅱ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写清楚,并按照涂卡要求涂黑相应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褒贬 针砭时弊 鞭辟入里 精兵减政
B.瞭望 眼花缭乱 严惩不贷 要言不烦
C.磐石 钟罄齐鸣 金榜题名 功亏一篑
D.抱怨 以德报怨 心无旁鹜 斐声文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
B.那个老中医用的是祖传秘方,只用了两种中成药,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老胃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C.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温总理在部署近期工作时特别强调,最重要的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D.惊蛰刚过,碧沙岗公园内海棠花正在盛开,这些摇曳多姿、让人惊艳的海棠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明被列入法定假日,使得清明旅游大幅升温,以亲情为主题的短线旅游受到市民的青睐,有很多市民选择了全家出动的“近郊游”尤其火爆。
B.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完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公益性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C.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许多普通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D.在我们倾听着奶奶、外婆讲述天上地下的那些神神仙仙、人人鬼鬼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与这个世界最初的关系也随之不知不觉地呈现了出来。
4.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好文章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矛盾、冲突、坎坷、辛酸、成功与失败。这非主观意志可得,只可遇而不可求。因此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甚或如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不是随便就有的。它 , , ,是积数十年甚或数百年才可能出现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高峰。
①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②靠作者修炼之功 ③要综天时地利人和
④千年易过,好文难有 ⑤得历史演变之机
A.④①③②⑤ B.④①②⑤③ C.①④⑤②③ D.①④③⑤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佛光”,你也看得见!
赖比星
或许大自然中再没有这样一种光象更令人感到神奇的了:站在较高的突出地势或乘坐飞机在云雾上飞行,背对阳光,前方是云雾,让自己(或飞机)的身影投影到云雾上,顿时可见一个环绕在自己(或飞机)身影周围如彩虹般绚丽的光盘,这就是宝光。称之为“宝光”,是因为其光环色彩与宝石受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环一样绚丽明亮。由于光环中的“幻影”形状像佛影,人们认为是佛祖显灵,或是自己修炼境界达到极至感动神灵的标志,所以民间又把宝光称作“佛光”。
世界各地都有宝光现象,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为遇到宝光是千载难逢的喜事,把宝光圆圆的光环和绚丽的色彩视为吉祥如意和好运的象征。中国的宝光以峨眉山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中国气象学界将这种光学现象命名为“峨眉宝光”。其实宝光并非千载难逢,其呈现所需的客观条件只有两个:光照和云雾。而能看见宝光,还要调整我们所处的位置,让“太阳——人——云雾”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以便于把自己的身影投射到云雾上。
宝光不过是一种与彩虹很相似的大气光学现象,都是圆形的彩色光象,彩虹圆弧较大,可横跨数公里,但宝光圆环较小。它们形成的客观因素很相似,都需要光照和云。所不同的是,彩虹为云中落下的雨滴(直径多为1——2毫米)对入射的太阳光线产生折射、反射等光学作用后形成的;宝光则是云中的云滴(云团中蕴含的小水滴,直径只是雨滴的千分之一)对太阳光线产生衍射、反射等光学作用的。宝光的呈现遵循“衍射——反射”成像原理。具体涉及紧靠着的两个云滴层,前一个云滴层对入射阳光产生分光作用,分出彩色光,后一个云滴层则对这些彩色光产生反射作用。这后一个云滴层的作用就像电影银幕一样,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彩色光向太阳一侧散开或汇聚。由于云滴为正圆球形,经衍射——反射作用后,同一光色就分布在相同大小的圆环空间上,最终汇聚到观者眼里,观看于是见到了宝光环。宝光不但在白天产生,在有月亮的夜间也可形成,甚至在普通的人工照明灯下都可以形成,只需要满足“光源——人——云雾”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这个条件就可以了。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在一次考察中遇到浓雾,他打开手电时竟看见宝光就在他同伴的前方呈现!
让人们感到惊奇的是,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宝光环,却看不到站在身边其他人的宝光环呢?这是因为形成在云雾上的无数个宝光环的光线是以锥体的形状汇聚到空间的不同点的,这使得在符合条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欣赏到环绕着自己投影的宝光环。当人的眼睛已经接收到了汇聚到他眼睛的光线,就不能再接受那些已经汇聚到别人眼睛的光线。宝光的这种“排他性”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使人们愈发把它与佛教中的“缘分”联系到一起。敦煌莫高窟的碑文中,记载有高僧乐傅在敦煌莫高山上“忽见金光”状似佛祖。后来,乐傅四处宣扬化缘,并经过其他人千余年断断续续的挖凿,终于成就了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莫高窟。
(选自2009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对于“佛光”“宝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光即宝光,只是一种与彩虹很相似的大气光学现象。
B.宝光的呈现遵循“衍射——反射”成像原理。
C.宝光是云中的雨滴对太阳光线产生衍射、反射等光学作用形成的。
D.宝光不但在白天产生,在有月亮的夜间也可形成,甚至在普通的人工照明灯下都可以形成。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通常以为需要许多因素或条件的凑巧才能看到宝光,其实看到宝光的条件只有两个:光照和云雾。
B.因为峨眉山的佛光影响最为深远,所以中国佛学界将这种宝光命名为“峨眉宝光。”
C.宝光具有“排他性”,人们只能看见自己的宝光环而看不见别人的宝光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看到属于自己的宝光。
D.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在一次考察中,打开手电时竟看到自己的宝光出现在他的同伴前方。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把宝光的出现视为好运降临的象征,因此许多游人都希望在游览峨眉山的过程中看到宝光,以期给自己带来好运。
B.高僧乐傅所见的“金光”,就是人们所说的“佛光”,即宝光;“佛祖”实为乐傅背对阳光时其身影在光环中形成的影子,即所谓“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