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ppt80
- 资源简介:
共20张,附有朗读和教案。
课题 致女儿的信
授课人 茉馨
知识与
能力 1、识记“忐忑、繁衍、一抔黄土、化为乌有”等字词。
2、理解这个民间故事的巧妙构思,理解文中个别语句的含义。
3、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过程与
方法 体会运用小故事阐释抽象道理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
教学重难点 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是爱情?”,是杰克与露丝的生死相依,是居里夫妇的相濡以沫,还是至尊宝对紫霞仙子的甜蜜誓言?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爱情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现在我们有能力来接受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一位父亲给女儿的回答吧!一起进入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
二、作者简介
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先后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号,2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以及俄罗斯联邦教育学院通讯院士、苏联教育学院通讯院士。他主张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强调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一生写的教育著作有40多种,600多篇论文。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 一百条建议》、《学生的精神世界》、《公民的诞生》、《把心灵献给孩子》等。
三、检查预习:
进入课文之前,我还是要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忐忑 无与伦比 化为乌有 伫立 一抔黄土
怒不可遏 繁衍 刹那
2、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了。乌有,无有。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比,匹敌。
怒不可遏:愤怒得抑制不住,形容非常愤怒。遏,止住。
四、初涉爱河
1、合作朗读课文并思考,对于女儿“什么是爱情”的问题,父亲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1——6空出来,老师要请个外援帮大家读,从第7段开始找同学分段朗读)
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转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有什么好处?
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2、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形象生动的故事,首先找同学用自己的话来概述一下这个故事,要求语言简练,并包含下表中的主要信息。(时间 上帝从人的目光中看到的 上帝的反应)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概括,这个故事是借上帝创世造人的传说讲述了一对男女的爱情。这爱情跨越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