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70字。
改革开放三十年作文素材汇总
流浪客
------------------------------------------------------------------------------
【汇总说明】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波澜壮阔的三十年,是建国以来中国发生深刻变革的三十年。对此进行理性认识,势必成为今年中、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关键点,也是一个热点,即使命题没有直接与这一深刻变革发生关系,也会或多或少间接地反映。下面这些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综合国力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做了深刻的回顾与总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是我们认识三十年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必读“教材”,必然会对我们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考带来积极的作用。
【素材目录】
1、教育变化感想
2、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在大路上
3、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稿
4、我家的变化
5、风雨兼程的三十年
6、法院改革三十年
7、历史性的变革,划时代的飞跃
8、农民眼中的改革开放三十年
9、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感想
10、记忆深处的路
11、改变命运的考试
12、十个结合
13、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4、感悟改革开放三十年
-------------------------------------------------------------------------------
1、教育变化感想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让我感慨万千,其中,与自己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各个时期的“考试”让我记忆犹新。
1977年的最后几天,“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开考了,废止了十一年的全国统一高考终于恢复了!一时间,十多年的历届中学生纷纷奔向考场,一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历史画卷展开了。而我却因“父亲政审问题”过不了关,与准考证无缘,被一纸通知召回大队,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参加改田劳动,被热火朝天的高考抛弃了。
1978年的高考,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让人们感受到阵阵春风,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答记者问,有限度地放宽了“可教育好的子女”报考条件,几经周折,我和弟弟(应届生)领到了梦寐以求的准考证。我临阵磨枪,考了个全县中专第六名,但仍然录取榜上无名;弟弟成绩优秀,夺得全县高考第二名,超出重点院校录取线,但还是因为“政审问题”,仅被南平师专录取,入学一个月后,乘“扩招”东风,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逐步成长为硕士、博士。我在茫然的等待之后,次年3月被扩招到新开办的中专学校,结束了五年插队生活。或许是因为有过准考证失而复得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十分珍惜每一次的考试机会。参加工作后,我参加过首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青年干部初级英语考试、方向盘拖拉机驾驶证考试、技术职称考试、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等各类学习考试,均获得相应的证书;我还通过成人教育入学考试被录取到地委党校大专培训班脱产学习两年,获大专毕业证;最让自己欣慰的是,1997年,我以“优秀学员”的资格取得了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的毕业证书,不过,拿到毕业证书时我已经40岁了。
近10年来,中共南平市委曾两次面向全省、全国“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两次公开选拔我都“勇敢地站出来,让组织挑选”。首次公开选拔是1997年,我报考分管工业副县长职位,笔试入围,面试第二,尝到了“脱颖而出”的甜头;很幸运的是,2000年第二次公开选拔,我报考市直机关副处级领导岗位,笔试入围,面试第一,又一次进入“副处级后备干部”前列,按照公开选拔应该“发现培养一批干部”的思路,2002年初,我走上了副处级领导岗位。我除了参加各类学习考试之外,也曾担任过几回监考、考官,直到现在,我仍是“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原来以为参加考试最累,担任考官一定很潇洒,没想到,担任考官一点也不轻松,初任考官的兴奋半天不到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同样题目的无数次重复,即使某位考生答题毫无创意,考官也要打起精神认真倾听、细心评分,否则就很难做到公正、公平了。
近些年来,“高考指挥棒”与“素质教育”的潜在矛盾,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成为一个产业等焦点问题众说纷纭,近期难有答案,但每一年的高考、中考还是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回首往事,禁不住还是想说一句老话:珍惜时光学习充电,把握机遇展示人生!
2、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在大路上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就象春风送暖把中国带入了一个新时代。“新”,就新在实现了拨乱反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