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10字。
“个人与社会”类写作素材集锦
个人与社会相当于个体与集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个人融于社会,社会容纳个人。个人通过努力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社会可以为个人提供必需的物质、精神产品,为个人造福。个人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渣滓,社会可以制约个人的发展。
关键词一:拼搏
【主题阐释】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个人想要的东西,需要通过奋斗才能得到。现代社会又是一个充满机会的社会,有了机会,你就得去拼一拼,搏一搏,否则将永无出头之日。所以拼搏是现代人在社会上自我表现的一种特质,也是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素材亮相】
A. 法国著名军事家拿破仑说过:“我们应当努力拼搏,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B. 我国著名的围棋大师聂卫平,在一次中国围棋擂台赛上,三番出场,九战九胜。在六个多小时的角逐中,他一口饭也没吃,因体力消耗过大,曾两次输氧,靠着这种顽强的拼搏,终于打败了日本棋圣藤泽秀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C.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王启民,栉风沐雨36年,以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油田开发科研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1985年,王启民把目光盯向一种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被判死刑的油层——“表外储层”,他带领试验组先打了3口探井,结果全告失败。接着打下19口探井,结果还是失败。面对挫折,王启民没有怨天尤人,经过52次封窜、堵水,终于使19口井都达到了正常的产量。接着王启民又带队对最差的油层——“含钙表外层”进行试验。经过7年的艰难探索,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地质储量为7.4吨的大油田,光为国家节省勘探费就达上百亿元。
关键词二:爱国
【主题阐释】
爱国,就是热爱祖国,这是中华儿女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中国人民历来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亿万群众和无数英雄豪杰为祖国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前仆后继、奋斗不息。
【素材亮相】
A.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B.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关键词三:依存
【主题阐释】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