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作文评改“柳暗花明”
——关于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探索
提要: 本文提出了作文互评互改的教学方式,指出其意义,具体阐述了落实作文互评互改的步骤:建立作文评改小组、制定评改细则、注重作文评改的评价,并总结了实施作文互评互改的教学方式后的收效,对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作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互评互改、取长补短 、以读促写、 共同提高
作文向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作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评改。一律精批细改,对教师是一种负担,且主要工作由教师承担,缺乏学生自己的活动,效果欠佳;抽查评改,又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只练不改不评,达不到训练目的。作文批改教学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境。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众所周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多次加工的结果。《新课标》中也提出写作应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由此可见,改革批改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 作文互评互改的意义
组织学生开展作文互评互改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评学生看”的批改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了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互改互评作文的能力,让同学们在文章修改过程中检查文字、完善主旨、丰富材料、调整结构、润色语言,从而使他们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教给学生互改互评的方法,“授人以渔”,让他们学会互改互评、善于互改互评,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 落实作文互评互改的步骤
(一) 建立作文评改小组
作文互评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不是课堂游戏,所以要求有一定的组织性。同学们可采取自愿的方式,选择值得信任或想要学习的对象,形成评改小组,一般小组成员为四人,选出其中的一位担任组长,组织其他成员一起评改。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又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二) 制定作文评改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