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3张。有教案,约193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长岗学区中心学校张希望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
2、疏理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变化,揭示小说主题。
3、通过文章主题的挖掘,感受当时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疏理文章中人物的变化。
难点:结合现实社会、自身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设想]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教师关键要引导学生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力求创设情境,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适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诵读式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跳读课文,感知内容及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题。
第二课时: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掌握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测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
2、小说的情节由、、和四部分组成。
3、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和心理描写。
二、导语设计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无数素不相识的人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亲情和温暖。19世纪的法国哈佛尔,也上演了一幕有关亲情的剧目。今天让我们品读《我的叔叔于勒》,来体味人情的冷暖。
三、整体感知:
㈠、展示教学目标
㈡、检查预习
1、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米龙老爹》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2、生字词
3、概述情节
请分别以若瑟夫(“我”)、菲利普(“我”)和旁观者(“他”)的口吻来复述课文。
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情节的变化,掌握故事情节的层次。即:
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㈢、欣赏图片,配上解说词或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