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文学社团的功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6/29 21: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1912年,叶老就组建“放社”。
历史上的校园文学社团曾孕育过一大批作家和诗人,冰心、臧克家、徐志摩、戴望舒等许多著名文人都曾是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当代旅美诗人刘庶凝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就起步于中学时代的“五布河的一叶”。
二十多年来,全国许多中学,乃至师范、中专、技校等积极创建攻发展校园文学社团。社员和指导老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习作和文章,更是尤如繁星灿烂,无以数计;不少社员已成长为中国当代文坛上颇有名气的新人。校园文学社团的发展,已是繁花挤枝,硕果累累。
著名教育家朱绍禹先生1996年5月为《校园文学导报》题词时说:“各级各类学校几乎都不以培养作家和文学家为目标,但却又无不以能产生作家和文学家为荣耀。校园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报刊就是产生作家和文学家的摇篮和催化剂。”
开花的事物是美好的,结果的事物是有用的。实践证明,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笔者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功能。
一、 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的素质教育更加重视课外活动。
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组织文学社团明确写进了该大纲的“课外活动”部分。这正说明了开展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对素质教育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笔者仅想从心理素质教育功能、审美素质教育功能,以及创新教育功能三个方面谈点自己的初步认识。
1) 心理素质教育功能
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唤醒和激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
95年,笔者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办文学社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途径》的文章,后收入《新中国基础教育总览》。其实,文学社团活动根本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整个兴趣;就是一个被激发的写作兴趣也会迁移到学习的其它方面上去。“兴趣就意味着自我活动。”(1)自我活动的结果,就会有许多收获、许多成功。成功之后的心理必然是自信、自强。
文学社开展的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诸如:诗歌散文朗诵会、故事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方法习惯演讲会、文学讲座、征文竞赛、练笔会、发表习作等等。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各科知识,在文学社团活动中予以印证、体验、进入升华,而且在活动中可以吸取新知识,探求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在活动中活跃起来,“进入周转,象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2)学生在感觉到掌握了知识并能运用知识的时候才能产生自信,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有“力量”就有自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学生的自信心理会不断发展。
  尤其是习作一经发表,学生的心理会发生重大的质的变化。学生由原先的不敢确认自我价值的模糊、怀疑心态“我行吗?”发展变化为“我行!”、“我能行!”的自我价值被唤醒,被激励的确认心态。这种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一旦被唤醒、被激励,就会产生自信心理,并由此激励起奋进不息的精神。“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3)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