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10字。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 想象与联想
1.了解想像和联想的表达功能。
2.学会恰当地运用想像和联想。
想像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并创造的过程。文章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总会在不同程度上罩有作者的主观色彩。联想和想像就是表现作者主观色彩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联想和想像是拓展思路、丰富内容、开掘思想、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先讲联想。
一、联想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活动。例如,我们看到“水”,就会联想到长江黄河,五湖四海;就会联想到湖光山色,锦鳞游泳;就会联想到千顷碧波,万亩良田;就会联想到水灾水患,兴修水利;就会联想到大禹治水,李悝疏河;就会联想到水的短缺,水的污染;就会联想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利资源。
联想有很多种,我在这里主要介绍最为常用的四种联想方法:辐射联想、类比联想、纵向联想和反向联想。
1.辐射联想 辐射联想,其特点就是围绕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去思考,其联想的基点是相关。例如对于“手”的联想:
(1)把“手”伸开,其正面、反面、侧面各不相同;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全面看问题”,或“不要片面看问题”。
(2)把“手”伸开,其中四指并拢,一指旁逸;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凡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存在着不同意见”。
(3)把手攥起,就凝聚了力量;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或“要团结,不要分裂”。
(4)五个手指,各有各的功用;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长处”,或“要扬长避短”。
(5)五个手指,其各有短长;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或“用人如器,当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辐射联想,就是围绕一个事物从多角度去思考。围绕一个事物从多角度去思考,由事及理,由物及理,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开拓意蕴,使立意丰富多彩起来。
2.类比联想 类比联想是由所写的人、事、物推及到与之类似的人、事、物的联想,其特点是相同或相似。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段文字,抓住遭遇的相似点,从横向选材,铺写了先贤们在困境中发愤著书而名垂后世的事迹,点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