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0张。分析微型小说的特点,含课堂练习,配套教案,约5690字。
小小说写作指导
普宁二中林妙妙
【教学目标】
1.学习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虚构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误会法、巧合法、峭收法三种创作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将三种创作技法运用到小小说创作实践中。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讨论法,对话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将合作•对话•表达的理念融入小小说创作之中。提倡课堂民主,对作品的评价由学生协商完成;在有争议的情况下,由学生民主表决。
2.注重课堂的生成,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下生成新的课堂内容;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看成语文课堂的教学资源。
3. 本设计是软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根据课堂情境进行随机调整,也体现执教者随机教学的理念。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评价:一粒沙上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
二、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1、“单纯”:往往是一事叙完,即成一篇,而事件的发生又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绝不多生枝蔓。
2、“明快”:就是入题直截了当,不多敷衍,也不过分渲染,最忌未上题以前就先来一大堆环境描写、人物介绍和心理描写。
3、环境描写:精炼、简洁,突出特征的环境。
4、情节有波折。
方法:巧合法、误会法、峭收法、悬念法
5、结尾:灵魂之所
三、插入的内容:
说一说你对这官员的看法?
(二)《永远的蝴蝶》mp3,说说“雨”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永远的蝴蝶(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