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30字。
鲁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
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本测试题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两部分。测试时间90分钟,满120分。
作者:lzklyh
基础部分 (共10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寰环(huán) 债券(juàn) 端睨(nì) 百舸争流(gě)
B.黏着(nián) 干瘪(biě) 阜盛(fù) 面面相觑(xù)
C.天堑(qiàn) 兀立(wù) 忖度(dù) 摧山坼地(chè)
D.亵渎(xiè) 抚恤(xù) 倩影(qiàn) 蓊蓊郁郁(wě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沉湎 立竿见影 入不付出 生死攸关
B.感慨 耸峙云霄 黯然失色 婷婷玉立
C.打烊 兴高采烈 艳闻轶事 历历在目
D.优长 名声大振 提心吊胆 匠心独运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 别有风味的。
A.虽然 却 因而 所以 也 B.虽然 却 所以 但 也
C.只有 才 因而 但 仍 D.只有 才 所以 所以 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父母的劝导、调解,他们兄弟俩又重归于好,相濡以沫了。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揭露的淋漓尽致,使群众深受教育。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在轻轻荡漾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
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
。
A.遇险的会说:“还想冒险,不要命吗?”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B.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C.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D.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不要命了吗?还想冒险?”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6.对下面的句子主要信息的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细菌虽然小到肉眼看不到,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树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盎然的绿意。
A.细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枯枝败叶的分解上。
B.细菌能分解树木,释放二氧化碳,维持了整个地球盎然的绿意。
C.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D.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被分解的树枝和树叶。
7.下面对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是指政治上的不正确的道路。
B.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
C.诗人虽遭遇困难,但并未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D.这首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