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3张。有教案,约2970个字。
名著推荐与阅读——鲁迅《朝花夕拾》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
2、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课时: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幻灯:一位日本学者说:“纵使日本有一千个川端康成,也比不上中国,因为中国有位鲁迅。”注: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
师:为什么?哪位同学站起来说说鲁迅先生?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鲁迅先生,教师视情况补充(出示幻灯):
幻灯2:(一)鲁迅生平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幻灯3:(二)“鲁迅”由来——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其一,母亲姓鲁;其二,周鲁是同姓之国;其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幻灯4——6:(三)鲁迅的主要精神——(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将自己和最广大民众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祥林嫂、闰土、孔乙己以至阿Q 这些被压迫者的同情者和代言人,是一位永远站在平民视角,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大声疾呼的平民作家。
(2)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使他成为中国人灵魂的最尖锐、深刻的解剖者,民族精神最精警深邃的反省者,而作为他毕生战斗的力量源泉,则是对创建新社会、新文化、新的国民性的向往。
(3)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始终站在中国精神文化战线的最前沿,向着腐朽落后冲锋陷阵。也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考验和严峻的斗争中,他成为“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引领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幻灯7:(四)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鲁迅作品塑造了许多的文学形象,孔乙己、闰土、阿Q 等人物形象。鲁迅作品是写社会人生的,充分表现了民族语言的内在潜力。其《朝花夕拾》更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人文教材。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幻灯8出示课题。
二、讨论读书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出示幻灯9读书方法建议:
1、通过查询或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对作品深刻寓意的领悟,也能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2、阅读原著,或观看原著改编的电影或动画片,或阅读连环画,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感受人物的生活历程和思想变迁。
3、与同学交流探讨,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情节和作品的独特艺术手法,并谈谈作品所寄托的思想。
4、就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赏析,并积累一些佳词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