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70字。
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话题作文讲评
教学设想:高二第一篇议论文写作,部分学生不明白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的区别,文体不清;不会写议论文的分论点,使几个材料零碎地堆放在一起。教会学生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同时教会学生清楚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是学生写好议论文的基础。
教学目标:学会准确表达观点,用事例证明;学会写分论点。
教学流程:指出问题——寻找方法——强化训练
教学过程:
题目:
古代有一个国王,很善于治理国家。一天,他想:如果把别人那些成功的方法编辑成书,让臣民们用这些成功的方法来做事,那不就能少走弯路,更容易成功吗?于是他便让朝廷最聪明的一位老大臣去研究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
几年以后,大臣编写了12本厚厚的书,书里的内容很好,但看完需要很长的时间。国王不想让他的后代浪费很多的时间在这上面,于是让这位大臣拿回去再写。一年后,这位老大臣把12本书压缩成一本书送给国王。国王看后,感觉内容还是太多,于是这位老大臣又把这本书再压缩简写。最后老大臣把一本书压缩成一张纸,而内容也压缩到一句话。
当国王拿到这张纸,看后非常满意,感觉这是从古到今所有成功者的必须遵循的道理,那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受到什么启发吗?请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这是一个材料加话题的作文,审题时先看材料,了解材料的主要人物,他做了什么事,他得到了什么结论。材料中国王拿到这张纸,看后非常满意,感觉这是从古到今所有成功者的必须遵循的道理,那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那这句话对我们有何启示呢?是赞同还是反对?很明显这句话也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所以你赞同它。
其次看话题,既然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话题来写议论文,那我们就来分析:天下为什么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吃到这午餐必须怎么做?这样就容易得出中心论点:
1.不劳动者不得食//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才有收获
提示:总之,你要围绕中心话题“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来分析其原因与办法,也就是分析“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二、出现问题及解决办法
1.审题不准确:
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我们要勤奋→勤奋是成功的钥匙→勤奋是进步的阶梯→勤奋是前进的动力(高考考场上可能会将这种文章判为套作,是以“勤奋”为话题的文章)
分析:这种思维是这样推出来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吃午餐就得付出劳动→付出劳动就是勤奋,然后全文就在大写特写勤奋有什么好处了,再也不回头写“天下为什么没有白吃的午餐”或“怎样才能吃到午餐”了。原因:多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