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拟获金奖作品
- 资源简介:
- 约11470字。“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拟获金奖作品
“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网上系列活动,经过11家网站主办网站初选,大赛组委会复评和专家评审,现评出征文大赛金奖6名、银奖12名、铜奖20名。现转载拟获金奖作品6篇。
苟贵的故事
[人民网]翟峰
岁月蹉跎,人事沧桑,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离开下乡当知青落户过的寨子村已经三十年了。
当我于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今天终于回到早已在梦中回了多少次的寨子村之时,那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浓浓眷恋之情,便如窖中储存的老酒,愈来愈浓。
魂梦中总是萦绕的第二故乡的田野竹林、小河茅舍、泥土清香……呵!我终于与你们重逢了呀!
寨子村,最具川北山区特色的是那竹林丛。如今,在那层层叠叠已种植着红心猕猴桃的梯田上和坡地边,仍然是这儿那儿都点缀着一簇簇绿茵茵的竹丛。由几十支翠竹组成的簇簇竹丛,枝枝叶叶,错落有致,密不透风,简直就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我下乡当知青后寄住的孙大伯家就座落在一簇簇竹丛之中。青青的翠竹俨然一堵天然的围墙,将这幢茅舍装裹得分外秀丽。和我朝夕相处的是孙大伯的独儿叫孙苟贵,俗名叫“狗儿”。乍一听,感到是非常可笑的。这却是当地农民的一种习惯,怕自己的孩子娇嫩养不活,便给自己的孩子起些贱名,诸如“牛儿”,“狗儿”,“猪儿”之类的。
“狗儿”苟贵是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十六岁,刚好与我同岁,几年相处,和我亲如兄弟。春天,我们常常相邀钻进竹丛中去谈天说地。每当“青黄不接”时,我们又在一起刨笋子,挖野菜,共度荒月。夏天的傍晚,我们又常坐在竹丛边的大青石板上纳凉,望着夜空中那闪来闪去的莹火虫,天南海北地吹着“龙门阵”。
我最喜爱的还有寨子山下的那条宋江,它是嘉陵江的支流,传说是一个美丽的仙女不慎失落的裙带而形成的。那江水清澈透明、碧绿幽幽似镜似玉,夏日的午后,我和苟贵一道到江水中去游玩嬉戏。我们在洁净的水里“扎猛子”,让碧蓝的江水作掩护,出其不意地从对方面前钻出水面,真惬意极了!游累了,我们便赤身仰在沙滩上,凝神听着枝头的蝉叫。那蝉声伴着江边船工的号子声和远方修水库的夯歌声,组成了一支和谐的田园交响曲。此时,我那联翩的思绪便随着蓝天上的白云飘到遥远的城市——我的第一故乡,我的父母和兄妹居住的地方去了。
由于闹粮荒,“狗儿”常常在傍晚收工时出去逮鱼补救,每次都是“满载而归”。一个夏天的傍晚,我终于有机会和“狗儿”同去逮鱼。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寂静的夜晚,只有田野上传来阵阵鸟鸣和路旁蟋蟀的低呤。蓝天上,繁星灿烂,小河睡得安安祥祥的。从树梢偶尔漏下来的星光映在河面上,微波一闪一闪的,好象一匹墨涤色的长绸。我们穿过竹林丛,沿着河岸走去。“狗儿”一边走,一边将一米长的竹竿插在河边,让鱼钓浸入水中,每隔一来米便放上一根。“狗儿”把二三十根竹竿插完,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这时,“狗儿”慢慢梭下河,摸着竹竿,忽地一下提起来,只听得水中“扑哧”一响,星光下,便见钓在勾上的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了。等我们收完最后一根竹竿,鱼笼已装得满满的,而天边,却出现了鱼肚白了……
寨子村是美丽的,回忆常能激起我对它的思念。当我面对虽已有几丝渐白鬓发但脸色却健康红润的挚友“狗儿”苟贵之时,当我与爽朗健谈的他彻夜长谈之后,我发现自己面前站着的早已不是30年前的那个憨实土气的“狗儿”,而是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成长起来的一位成功的现代农业红心猕猴桃种植专家了。
苟贵自豪地告诉我:现在他仍在担任村支书的这个寨子村,红心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已达85%以上,全村早已形成以红心猕猴桃为支柱产业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了。由于这个海拔500米、远近闻名的“旱扁扁村”很适宜猕猴桃生长,所以村子里培育的红心猕猴桃品质特别好,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高,没有任何污染,是货真价实的绿色水果。
苟贵还告诉我,过去,由于寨子村7个组果农生产分散,信息不灵,果品质量不高,增收效果不明显。2005年由他带头发起,成立了寨子村猕猴桃产销公司,建专业冷库6个,设销售网点3处,公司坚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以“产品名牌化,名牌国际化”为宗旨,通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红阳牌”红心猕猴桃,并注册了商标,年产商品果达100吨,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收入3000元。如今,红心猕猴桃已成为猕猴桃果类中的优质名牌,成为寨子村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说话间,苟贵还让我品尝了一盘切开后红鲜鲜、软绵绵的红心猕猴桃鲜果。他边让我品尝边介绍到:“红心奇异果通常从树上采摘下来就会有一点变软,吃的时候会变得非常软。而且只有变软才好吃,就象甜柿。红心奇异果在软硬方面与普通猕猴桃有着本质差异,因此,不可把普通果与红心果同等看待。虽然红心果和普通果是同一类植物的两个族,就象人一样,同样是人,但是,女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不能混为一谈。”
为此,苟贵还颇风趣地进一步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