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欲无杂草,必种庄稼”写作导引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4160字。高考模拟作文“欲无杂草,必种庄稼”写作导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材料,选准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根据哲学家“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的话题材料写作文。
立意参考: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
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
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
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写作重心界定:
材料中明确:“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强调“杂草”与“庄稼”两者互相排斥的特点,即有庄稼则没有杂草,有杂草则没有庄稼。这也昭示我们,除掉杂草的办法是用庄稼来替代他;反之,在心灵的园地里,没有庄稼,则会有杂草。
还原到生活中,就是用真善美来占领心灵的阵地,让假恶丑无处容身。这就是文章的写作重点。文章应交待清为什么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以及怎样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如果片面强调目标、信念、理想、专注等,而不涉及杂念,不谈用它们来取代心中的杂念,或对这些谈得极少,就会出现写作重心偏离的擦边现象。
例文一 以美御丑
怎样深刻的道理让哲学家留在最后压轴怎样精辟的至理须待一年的躬身而行茁壮的庄稼默然无语,摇摇焕发着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