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5380个字。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诊断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一、 积累和运用(2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茶几(jǐ) 铿锵(jiān) 济南( jì ) 名副其实(fú)
B、元勋(xùn) 蓦地(mù) 毛坯( pī ) 密密匝匝(zā)
C、匾箪(dān) 揶揄(yé) 山岚(lán) 崭露头角(lù)
D、妯娌(lǐ) 嫌恶( è ) 戏谑(nuè) 不辍劳作(chuò)
2、下列选项中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落寞斑驳费解销声匿迹头晕目眩
B、祖藉瑟缩苍皇为富不仁任劳任愿
C、滑稽家俱胳博平水相逢怨天尤人
D、笸箩郎润斗笠言简意该指高气扬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是一张两人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真是一种好的运动,好的锻炼,登山远望真令人心领神会,好像胸中能装得下山川湖泊。
C、公园里的花开得五颜六色、花枝招展。
D、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大量阅读,使我的语文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B、最可信赖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5、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孔子和孔子的弟子对于自己言行的记录。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四书之一。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话剧《茶馆》和《龙须沟》。
C、《童年》是高尔基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展示了作者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小说主人公是阿寥沙。
D、《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作者是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6、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温故而知新(知道)
不耻下问(感到可耻)学而不厌(厌倦)
B、尊君在不(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下车引之(牵引,拉)
何为不可(肯,同意)携拯如初(救助)
C、借旁近与之(这里指邻居)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称前时之闻(名声)泯然众人矣(消失的样子)
D、诲人不倦(诱导)学而时习之(按时)
与友期行(约定)本所以疑(……的原因)
7、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故而知新(表转接,但是,却)默而识之(代词,代所学的知识)
B、歆辄难之(于是,就)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C、父异焉(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何有于我哉(对于)
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通过,凭借)或以钱币乞之(有时)
8、对下面的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