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立足点”话题作文指导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330字。
“人生的立足点”话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周国平语)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人生的立足点”为话题,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意解析】
话题是“人生的立足点”,而作为引出话题的材料则给了我们两种明示:立足于占有,收获悲剧人生;立足于创造,收获快乐人生。既如此,我们也可仿拟出许许多多的“立足与人生”,比如,立足奉献,收获温暖人生;立足奋斗,收获无悔人生;立足现实,收获真实人生……当然,作为考场作文,主旨的情感倾向应与材料的情感倾向保持一致,就本题来说,概括讲,就是应写“好的立足点,收获好的人生”,而不应与材料的情感倾向相悖,搞所谓的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考场佳作1】
来处来,去处去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这是出家人立足人世的高远与旷达。
出家人毕竟要重塑灵魂,因而他们要立足高处。
可尘世中平凡的你我要受万物羁绊,又该站在哪里呢?我想,如果我们不能成就淡泊明志的第一境界,那么至少我们应追求人生的第二境界——事繁无慌,事闲无荒,和若春风,肃如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追求第二境界可以给我们前行的坐骑以坚实和安全,他让我们的人生立足点现实而真切。
事繁无慌。该来的终究会来,因而当人生中的风霜雨雪交相袭来时,我们更需要这种“无慌”的镇定自若。正如周总理生前的生活,从早晨起床把厕所作为第一办公室开始,一直到凌晨灯火稀落之时,一个数亿人口的大国的繁重事物累压在这个钢筋铁骨般的伟岸身躯上。论繁,总理恐怕是天下第一繁,但总理的工作却总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条理分明,历史证明,也正是总理这种“事繁无慌”的境界才使国家政局在文革十年的风雨中保持稳定。
事闲无荒。这应是对苏轼老先生的真实写照。他满腹华章,却贱为小小副史,“闲”是既定的事实,但他却未能闲下来,而是殚精竭虑,致力办学,教化百姓,造福一方,绽放了他“贬谪”人生中的别样华彩。
和若春风,肃如秋霜。它素描出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立世典范,对善者、友者,如春风相融;对恶者、敌者如秋霜尘封。鲁迅先生则以鲜明的大憎和广博的大爱之心将其升华为极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嫉恶如仇,心系人民,不忘本我的大爱,则是由心性的至善至纯生发的馨香辐射。
当关系到正义与邪恶、真实与虚伪的标杆时,勇者拍案而起,针锋相对,而智者却有锦囊妙计驱邪扬正。前者让人尊敬,后者令人神往,他们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维护着世界的真实与美好,但我更看重的却是后者着眼于现实,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的处事智慧。
从生命诞生以来,你站在哪里?不看佛家,只看我们接纳世界时事繁无慌,事闲无荒,和若春风,肃如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的态度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