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莲塘一中 杨刚华
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 ”,他就是我们伟大的周总理。1976年1月8日,巨星陨落,这时,江水为之沉凝、青山为之肃立,草木俯首、星月不移,全国人民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但是万恶的“四人帮”却不准人民举哀,他们还丧心病狂的攻击和诬陷总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天安门事件”。同年十月,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于是全国人民被压抑对总理的哀思之情,以排山倒海之势喷薄而出,至1977年总理逝世一周之际,这种哀思达到了最高峰,成千上百篇悼念诗文汹涌澎湃而来。
当代著名女作家柯岩也以真挚的感情写下了《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这首诗问世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在法国唱了一首歌,轰动了整个巴黎,因为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也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
二、 板书课题(周总理头像,评价他的对联和课文题目)
三、 示范朗读课文,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这篇课文是一篇饱含着深情的诗篇,下面请听示范朗读。请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停顿、重音和关于“呵”的读音。用铅笔在书上做好标记。
四、 研究本文朗读的相关知识
1、 朗读的基调应是低沉而缓慢的,全诗押Y韵,闭口元音,较适合表达思念、凄楚的感情。
2、 关于“呵”的读音。“呵”先后出现7次,在文中共有三种读音:
第一种:呵在句首,且独自成节,读a,为叹词,如:“呵,总理”、“呵,轻些呀,轻些。”
第二种,呵在句末,因受前面一个字的读音而变化为ya。如,”在哪里呵”
第三种,受前面读音影响而读为nga,如“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2、关于停顿,请各举一例说明。
三字句,是一二停顿,如周/总理;
四字句是二二停顿,如你在/哪里;
五字句是二二一停顿,如“我们/想念/你”;
七字句是二二二停顿,如我们/对着/高山/喊;
八字句是二二二二停顿,如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3、关于重音与语调,在分析课文的时候,进一步体会。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在朗读中,思考本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五、 理清本文的思路结构,并思考这种构思与一般的悼词“痛悼——赞颂——告慰”的形式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