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接力送薪的湖北“信义兄弟”
- 资源简介:
约6670字。 接力送薪的湖北“信义兄弟”
适用话题:
1、(信义)诚信的力量 2、承诺 3、生命的硬度 4、大道在民间 5、无愧于心
6、接力 7、植 8、家庭教育 9、道德的光芒 10、荆楚精神
一、事件回放
《楚天都市报》首发报道
2月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重大车祸。谁也没想到,为了践行“春节前给民工发薪”承诺,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武汉的民工发工钱,连夜从天津驾车回武汉,一家五口不幸在车祸中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上。
暴雪前夕 建筑商星夜启程送工钱
今年50岁的孙水林,在黄陂区泡桐街算得上知名人物。20多年前,孙水林就到外地闯荡,由一个小木匠干起,最终成了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除了自己发家致富外,还带着当地的不少村民前往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赚钱。据了解高峰时达到200多人。
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暴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而此时,先期回汉的民工也正渴盼着孙水林回来。
遭遇不幸 一家五口命殒南兰高速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车沿途查找。不久他接到了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要他次日上午9时去辨认遇难者遗体。
11日早晨8时30分许,他早早地就到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的门前守着。当工作人员打开太平间的门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哥哥一家五口全都在里面躺着……
代兄还债 60多民工领走33.6万工钱
由于哥哥的后事处理尚需时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和家人商量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除夕前一天,孙东林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提取自己的6.6万元,加上母亲拿出的1万元养老钱,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
“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给每个民工发多少钱。我们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孙东林说。
二、人物聚焦:孙水林、孙东林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兄弟20年坚守一个不变的承诺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20年里共同信守的一个不变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每年大年三十之前,一定要结清所有工钱。
贫寒之家走出打工兄弟
孙水林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遵从父亲的安排,他学了一门木匠手艺,年仅十几岁就在外干起了木匠活。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孙东林也很早就尝到了打工的艰辛。13岁那年他正上初中,暑假期间,孙东林央求哥哥带他到三阳路一家建筑工地,想挣点下学期的学费。整整干了11天,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钱,这种记忆让他刻骨铭心。
哥哥孙水林话不多,很少提及类似的遭遇。在孙东林初中毕业跟随哥哥打工后,他才明白,打工要不到工钱是常有的事,只是哥哥不说而已。
二十年坚持不拖欠工钱
1989年前后,已在建筑工地打工多年的孙水林,在朋友的建议下,带着弟弟孙东林,渐渐地拉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河南、北京等地承包一些装修工程。凭着自己的口碑,这支队伍由最初的十几名老乡发展到今天,最高峰时达200余人。“后来我们兄弟俩分开单干时,哥哥总是跟我说,如果农民工跟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你还拖欠他们的工钱,明年谁还会跟你干呢?这样,你手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可能一个都不剩,最后只有你替别人打工的份。所以,这20多年来,我们兄弟俩无论多么困难,也决不会拖欠农民工一分钱。这是我们兄弟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孙东林说。
多次拿出积蓄垫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