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字。
例谈高考命题作文的立意技巧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因此,高考作文也要在立意上狠下功夫。
一、立意要围绕题目中心,要切合题意
命题作文的题目字数很少,有时是一个短句,有时是只有一个字的独词。同无限大的主客观世界相比,命题作文的题目所涉及的写作范围是很小的。考生要仔细地审读命题作文的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要领会命题人的意图,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切合命题写作意图。审题后确立的写作中心、所选的材料和所写的语言都必须在题目允许的写作范围内,不可偏离和旁逸。
例如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是命题作文“见证”。“见”应该是考生亲眼所看到的;“证”则是验证和证明了某种道理和规律。我们可以写新中国的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也可以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见证着党的富民政策的伟大;还可以写一个场景,见证着新一代公民的责任感增强和素养的提高。命题作文“见证”的内容既要有具体的“见”的实景,还要写所见证明了什么道理。两个写作要件缺一不可。但有些考生由于审读题目的粗疏,忽视了题目的要求,只是肤浅地如同流水账般写了自己看到的一切,也有的用一句话机械地套说证明了什么。这样显然是不大符合高考写作要求的。
二、立意要志存高远,要写大气的文章
所谓立意高远,就是指文章思想境界高尚,情感积极健康,能抒发时代的强音,能振奋民族精神,作文里有阳刚大气。
作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表现。学生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低决定其作文境界的高低。言为心声,一个人的境界、素养、见识总是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高考作文是考生用笔在作文试卷上抒发心灵独语。人的境界会有不同的层次,立意时不仅要想到“小我”,还要考虑“大我”。优秀的作文大都能反映当代青年生活体验、社会思考评判、自我的发展塑造等主流意识,关心国家的兴盛,关注社会进步,更多地在作文里表现大我和时代的强音。
立意高远的文章,能启发人思考,能凝聚民族精神,激励社会进步。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心中要思考国家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高远的立意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要用大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理性去审视人生。思想的含金量决定文章的品位,得分高的好作文,大都是闪光的思想和高远的立意感动了阅卷老师。
如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题: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填充的内容与作文的中心紧密关联。如填“外婆家”、“老师家”等,从而演绎各种具有生活味和人情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