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结构
- 资源简介:
约9850字。
议论文结构
林晶
标题要求及作用:
1、提示论点;
2、提示论题(议论的范围及对象)
第一部分:提出全文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
分论点一 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
分论点二 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
分论点三 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结尾
举例:
递进式范文:
如何成功
1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大自然用水滴石穿这个简单的现象告诉我们:只有把握正确的方向和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一部分: 本部分的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 段落上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但字数应控制在一百字以内。)
2首先,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水能滴穿坚硬的石头,是因为有这个前提:水在地球的重力作用下不会偏离方向。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会有穿石这个结果。海浪不停地冲击着岩石,但因为每次冲击的方向都不一样,所以没有穿透岩石。居里夫人如果不相信她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她也不可能发现镭。没有按正确的方向努力,无异于缘木求鱼。没有正确的努力方向,也就是南辕北辙,不会到达目的地。。所以,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把握正确的方向。
3还应该审时度世,及时修正。例如行军打仗更不能僵化死守,否则会吃败仗,甚至全军覆没。因为在千变万化的时局中没有把握正确的方向。(例子 段落上,每一个分论点可以是一段,也可是两段;字数上,每个分论点200字左右。)
4有了正确的方向,还需要不懈地努力。一滴水对石头的冲击力微乎其微,但水不停地滴在石头上,石头终于被滴穿了。这个过程到底经历了多长的时间,是十年还是百年甚至是千年,也许并没有人知道,而这也是穿石的原因之一。水滴保持了正确的方向,但如果不能持续下去,也绝无可能成功。爱迪生为了找寻合适的灯丝材料—钨,试验了近三千种材料才发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许多人虽然努力的方向正确,但却和成功失之交臂,原因也是没有持之以恒。(例子)
5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到镭的发现,电灯的发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科技发明、社会变革成功的例子不计其数。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共同点,那就是正确的方向和不懈地努力。只有具备了这两个要素,才能成功,缺一不可。
(第二部分:此部分的中心任务:分析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字数600字左右。)
(分论点的要求:
1、要是一个明确的句子,不必另起一段.例如第2,4段中的黑体字 首句
2、分论点各自的角度或层次不同,不要重复。先把握正确方向,审时度势,再不懈努力.这2点份论点有层次的不同,先后逻辑顺序的不同
3、要按照由浅入深或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 先把握正确方向,到不懈努力 有逻辑上的顺序 程度上也有顺序
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要用到事例论证法。否则内容就是空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