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泳》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 23:30: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90字。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并进而理解表现形式,特别是情景交融、联想与想象、运用典故等方法。
  2.掌握诗歌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特别是一些词语的准确含义
  【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中有关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3.理解本词中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诗词中的联想与想象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穿插大量图片,加深对本诗的赏析和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上节作业
  背诵《沁园春•长沙》
  二、 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毛泽东)这是毛泽东16时的时候一次升学考试的作文,名人少年多立志,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感觉是:万里江山我为主。这种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可以说贯穿了毛的一生,在任何恶劣的历史关头都能坦然面对一切,指点江山,笑对风雨,就连他的爱好也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喜欢游泳,几次横渡长江,虽然风高浪急,但在毛泽东眼里,却是小菜一碟,“长江横渡只等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有关游泳的词《水调歌头•游泳》,再来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三、 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四、 分析词句理解内容。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写作者的行踪。
  提问:为什么不说“才留长沙步,又到武昌行”?为什么不说“才饮长沙酒,又食武昌豆”?(诗要用形象思维,不宜直说,诗又要合乎逻辑的思路,题目是游泳,就要与“水”有关,因此“长沙水”“武昌鱼”均入诗中)
  明确:作者当年视察大江南北,兴致很高,行迹匆匆,“才”、“又”两个副词说明了时间短暂。行程紧促。 这种乐观开朗的心境是全词之主调。
  2、“万里长江横渡……今日得宽余”正面描绘作者畅游长江时的感受。
  提问:作者游于长江时的感受如何?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心胸开阔、豪迈自信)
  明确:作者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在开阔的江面上游泳,十分欢快,十分惬意。一个“楚天舒”的“舒”,从侧面写出心中之舒畅开朗:“得宽余”,则从正面写出心中的舒展与自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