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话题作文范文及素材
- 资源简介:
约5360个字。
“感受自然”话题作文范文及素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自然。自然万物看似渺小,却是魅力非常。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绪,更可以尽化灵魂。朋友,走进自然吧,你会享受到一种级致的乐趣。
【写法导引】
春天一到,积雪消融,绿绿的嫩尖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的多姿多彩多媚多娇。树的苍拔之生机,湖的静谧之眷恋,瀑布的激情之倾泻,无不让你留连忘返。当你穿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惊叹于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日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青天绿野,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舍”这四字真言里。所以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美丽的山与水,还只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之一,只要细细观察,自然里会有写不尽的素材,道不完的美丽。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下笔有神:
一、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二、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三、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佳作展示台】
这个季节属于秋
张夏
这个季节深匿在一种静谧中,它属于秋。一段梦曾被我埋下,但它却已随风飘逝,随雨滴落……【眉批:诗一样的语言,营造出了诗一般的意境。】
深邃的天
秋的天空蓝,蓝得迷人,蓝得透彻。【眉批:“迷人”与“透彻”,简洁形象地状写出了秋天之美。】没有浮云,没有低压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抬高了一阶,开阔了不少。秋的夜空更是深邃,月光下,窗框镶上银色的棱条,玻璃映出银白的光芒。慢慢移到窗边,仰望天空,星不多,月亮很清晰,很明亮。初秋的月只是一轮弯月,孤单单的挂在那儿,它的弯口正对着不远处的小星,想要拥抱它,但又不能靠近,只能遥遥相对,无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不知要这样维持多久,可能待到月圆之夜,它们也能同地上的人儿相聚吧。对着月色,我许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