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时事评论(2)
- 资源简介:
约21980字。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评论(2)
温氏妙语,政治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2003年,温家宝总理甫一履新,便以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惊艳亮相,从此,引经据典的温氏风格给中国政坛打下鲜明烙印。
区别于朱镕基总理"地雷阵"、"万丈深渊"一类的激越悲壮,温总理的语言方式温文尔雅,却同样具有力度。从引用郑板桥、林则徐到萧伯纳、泰戈尔,再到今年"两会"引用屈原名篇《离骚》明志,八年引经据典言犹在耳。除了中国古代名篇,总理之阅读视野亦涉及西方经典。2006年"两会"期间,在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因特网的问题时,温总理引用了美国老报人斯特朗斯基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令人印象深刻。
八年里,温总理引用诗句涉及民生方面的最多,最著名的当属引用诗人艾青那句"为什么我的眼睛总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一度成为当年度中国引用率最高的诗句。在执政党和国家前途之忧虑方面,"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等等,不一而足。今年"两会",温总理继2005年之后再一次引用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对中美关系的期望。而处理台湾关系也是其引用名句密集之所在,无论是余光中还是于右任,温总理皆信手拈来。去年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崔世安时,一句《左传》中的"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引来一片赞叹。同时,温总理也在践行一个读书人的本色,他在不少场合推荐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今年"两会",他表达了同样的理念,认为"真正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
【2010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一)记者招待会开始后,温家宝引用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以警示中国对于今后几年的道路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二)在谈到面对今后三年的工作时,温家宝总理引用楚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明志。语出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
(三)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澄清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关中国傲慢的传闻。
语出唐代刘禹锡《子刘子自传》。"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语出刘禹锡《子刘子传》
(四)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有关两岸经济合作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分别引用古语"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和典故"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
前者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后者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系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五)在谈到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