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子相待后进生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如子相待后进生
蛟河二中 孙景英
无论哪个年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落后学生,有的是学习困难生,有的是品德败坏生,还有的是学习、品德双差生。这些学生的表现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不免听到一些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消极评价。每每此时,我心里总有一种不悦与无奈。因为,后进生不是先天后进,而是后天造成的缺乏自信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个体表象。这类学生并不是无药可医,而是可以重塑成“真品”的个体。其关键在于我们教者应如何转变观念,适当施法。以往我们把后进生评价的一无事处,是因为我们只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看作纯粹的师生关系,毫无其他连结。如果我们把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看作家长和子女的关系,又应如何去评价、去教育后进生呢?在此,我谈三点工作中的实际做法:
一、“身”入其境,了解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总有一定的原因,教者只有“身”入其境地去了解后进生,不断体味后进生的心理,才能针对后进生的各种特征因材施教。如:我曾教过的焦守玉同学,在六年级上学期学习成绩比以往明显下降,课间也沉默了许多,不善与同学交往,总是一个人坐着发呆。发现此种情况,我巧设了一次谈话,得知他母亲为了激励他努力学习,竟然以离家出走做筹码。于是,我换位以焦守玉的身份品味了这句话的份量:在一个孩子心中,母亲是多么的慈爱与伟大,如果自己学习成绩差,母亲就离开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意味着失去母亲的爱,这势必对自己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所以,每天都在为此事担忧发愁,精力全集中在此事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沉默寡言。只要母亲收回此话,便能使自己减轻压力,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因此,我找其母亲说明此做法的利害,劝服母亲收回了“承命”。从此,焦守玉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劲,学习比以前更加用功。
二、无微不至的关爱后进生。
人是有感情的。后进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感情,也需要关爱。教师无微不至地关爱后进生,不但能使后进生充满自信心和勇气,还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也为我们教师自己敞开了转化后进生的大门。如:我曾教过的宋伟同学,手有冻伤,每逢秋末冬初就犯。针对此情况,每年未到秋末冬初,我就督促他戴手套,并联系其家长为他治疗。经过努力,他的手不再是同学们说的“小镘头”了。这一关爱的过程不仅治愈了他的手,还暖化了他的心。此后,他有什么知心话都和我说,学习也跟上了班级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