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的“学生意识”之初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5 10:2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育者的“学生意识”之初探

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  虞上朔
  
[提 要]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意识”对传统的
观念进行了颠覆。本文至少带来了还原真实的潜
力。
[关键词]  教育本质  学生意识
引  言
在这里,我想暂时用一个纯粹属自我设定性质的概念,叫做“学生意识”。——或许这恐怕有偷窃欧美某教育家的专利之嫌,然而在国内想来要归入异端邪说之流了。——对其,我的模糊阐释为“教育者具有一种竭尽可能以最有效率的途径使受教育者最主动个性地获得最有质量的智识素质的意识”;它好象有着某种B•C•布鲁姆式做法的影子似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时刻切实地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和角度来处理教学活动,以致导向对中国自古以降的传统教育的彻底反动;于是将招来情绪问题而惹祸上身。于此,我得从教育的本质试探起。
一、 教育的本质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教育”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所善也。”现行公共教材《教育学》(南京师大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教》)对“教育”定义曰:“狭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狭义教育,也即学校教育。”可见,在国内占主流地位的就是这样的传统性的教育观念。对这种教育本质的含义其中有三个要素使得我倍加地注意着它们:其一,“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其二,“教育对象所发生的是一种合目的变化”(《教》);其三,受教育者“身心发生一定的变化”(《教》)。这种教育本质的归宿是什么?很显然,它要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所精心设制的样板的摹本,而且尤其注重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模式化和流程化复制;这就无时无刻地在警告受教育者不得有个人的思想意识行为的异端,必须完全按照教育者的即定程序和模式去毫无思维地复制教育者的样式。夫子有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绝对地服从,自肉体到精神,历经几千年辛勤熏陶,最终学生获得的最高礼遇就是夫子将其教化成了夫子们自我的副品和附庸,作为统治者的忠实的奴才。君不见明清八股取士之教育乎?不见伪满洲国奴化之教育乎?不见文革样板愚民之教育乎?……恐怕中国几千年以至今的传统教育,结果如此,不免令“圣人”们无尽悲哀而“寒暄”了吧。

二、 一个故事

亚历山大•卡兰得拉在《大头针上的天使》中记述了一个学生挑战患有“卫星恐惧症”的美国旧式课堂的故事。这个学生认为:中学和大学的老师们“总是教他如何思考,如何运用‘科学方法’,用一种学究式的方法来探索学科深层的内在逻辑,就象在新数学中做的那样,而不是把这个学科的结构传授给他。”(《大学英语•第二册》Page 160:"trying to teach him to think ,to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to explore the deep inner logic of subject in a pedantic way, as is often done in the new mathematics, rather than teaching him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于是,他厌倦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并时刻铭记这一点,“决心重新搬出中世纪烦琐经院哲学的那一套来开个学术性玩笑”:这个学生给一道“如何演示用一个气压表来测量出一座高楼的高度”的考试题做出了这样回答——“把气压表拿到大楼的顶层,在上面系一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