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ppt131
- 资源简介:
这是《陋室铭》有效教学示范课课件。通过情境导入、指导自学、合作探究、巩固反馈、检测矫正等“五步”使学生充分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兼顾基础积累与人文性的结合,使语文教学达到真正的高效。
3.mp3
family_smile01.mp3
Nightingale夜莺.mp3
陋室铭成稿磊版.ppt
陋室铭课堂教学习题化生版.doc
陋室铭课堂教学习题化师版.doc《陋室铭》(第一课时)课堂自学习题
一、生字词
陋室( )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调素琴( ) 诸葛( ) 西蜀( )
二、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是____代著名文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因参与__________的政治革新(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一再被贬,文章为作者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时在任上所作。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这种文体一般都__________。
3.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三、解释
在:_________ 名:_________ 灵:_________ 斯:_________
惟:_________ 馨:_________ 上:_________ 鸿儒: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 调:_________ 素琴:_________ 金经:________
丝竹: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 劳:_________
四、翻译全文
五、文章主旨(以上见课堂笔记)
《陋室铭》(第二课时)课堂自学习题
一、“陋室”的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是____代著名文学家。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这种文体一般都__________。
三、文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1)形:古义: ;今义: 。
(2)馨:古义: ;今义: 。
(3)鸿:古义: ;今义: 。
(4)丝竹:古义: ;今义: 。
2.词类活用:
(1)上: ;(2)名:
(3)乱: ;(4)劳:
3.一词多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遂以名楼( )
斯是陋室(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