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89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主讲人 系 级 班 姓名
技能训练 导入技能
教学目标 内隐: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及有关知识。
外显:学生能以旧拓新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
时间分配 教学行为
(讲解、提问的内容) 应用的教学技能要素 学生行为
(预想的问题) 教学媒体
板书内容
2分钟
3分钟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回顾一下上一单元所学的内容。上一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均为先秦历史散文。
这一单元我们将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其特点是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纷呈。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节课我让同学们课后收集整理〈〈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我现在请两位同学来向全班展示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
回答的都非常好!孔子他高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的旗帜,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孔子和其中四名弟子谈志的一篇文章——
引入
板书
提问
板书
肯定
探查
板书
学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儒家典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研究孔子其人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共20篇。
学生2、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先秦诸子散文
譬喻
排比、夸张
〈〈论语〉〉和孔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