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24 7:11: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1230字。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考目标定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1,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从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更替规律和五带的划分等方面,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震波的的分类及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特征、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征。
  【考纲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区别
  项目 自转 公转
  定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通称自西向东 通称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地理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速
  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
  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 平均1°/日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
  (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 平均约30 km/s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或70ºS。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2)时区与区时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如图4-14。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2)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还可以根据昼狐和夜狐所跨的经度来推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