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指导
- 资源简介:
约5310字。
记叙文阅读
阅读指导
一、 关于记叙文的六要素
从判断题的角度看,这六要素并非缺一不可,因为不言而喻的可不写。
1、 时间、地点
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
2、 人物
A、 如果问写了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
B、 如果问说要表现的主要人物(主人公、中心人物),看全文写的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议论、抒情围绕谁。
C、 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事情的叙述者,是叙事的线索,衬托中心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从侧面表现中心,交代社会环境等。
3、 起因、经过、结果
分析起因、经过、结果,一般是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的。
A、 怎样分析哪些内容是起因,哪些是经过,哪些是结果呢?一般起因是交代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矛盾、难题,包括主观和客观的;经过是写人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做了什么;结果是写难题、矛盾解决了,经过这个事,人们怎么样了。
B、 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势。
二、 记叙的顺序
只分析怎样识别倒叙和插叙,及倒叙、插叙的作用。
1、 倒叙
⑴把事件的结果先写出来,然后再顺叙事情。
⑵提到前面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倒叙的作用:①开篇点题;②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阅读的兴趣;③使文章更生动、灵活;④使结构更紧凑。
2、 插叙
⑴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一般由引出插叙的话,而这话不算插叙的内容。
⑵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和介绍。
插叙的前提是全文有一个中心事件,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停一下,插进一些必要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①表达某些具体内容;②使文章脉络清晰;③突出中心;④使文章结构紧凑;⑤可以对前文进行补充说明,为后文作铺垫。
三、 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自由地叙述。
第二人称:①称文中所写的人为“你”或“你们”,抒发强烈的感情。②称读者为“你”,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 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抒情
1、 描写
⑴任务描写:语言、行动、外貌、心理描写,也有神态描写。作用:
A、 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给人深刻印象;
B、 表现人物的某种思想性格;
C、 从某方面突出中心;
D、 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⑵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交代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
虽然在环境中包括社会环境,但一般没有独立的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来表现的,也有时直接交代。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揭示主题,衬托人物。
2、 讨论
一般用来直接点明和深化所写事情的意义,评价人物。主要作用是突出中心思想,统领或总结全文,承上启下,表达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3、 抒情
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作用一般都是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染读者,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表达作者对人、对事的思想感情。
五、 记叙文的结构划分
⑴按时间的起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