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语言训练:善用修辞
- 资源简介:
约15050字。
高考作文系列训练之语言训练
善用修辞
贾国田
教学目标:学用几种常见的修辞,比喻、对比、引用等。
教学重点:用比喻、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写作片段
教学过程:
一、句式解说:
二、句式剖析:
例1.有如太阳,诚信使你获得力量;有如罗盘,诚信使你认清方向;有如道路,诚信使你坦途疾进;有如海湾,诚信使你少遭波浪;有如眼睛,诚信使你辨明真伪;有如双腿,诚信使你立足高岗;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你前进的保障!
例1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开头。全段由个比喻句构成整齐的排比句。所以读起来,不仅具有形式美与节奏美,而且还可由比喻引发一种形象美。
例2.成功的得来,看似一蹴而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一粒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即使环境恶劣,也仍可能生存;但如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同样无济于事,它只会在土地里发霉乃至腐烂。说到底,机遇的作用就是如此。
例2以春雨喻机遇,以种子喻成功,通过春雨可使生命力茁壮的种子破土而出,无法使干瘪的种子萌芽的形象比喻,阐明了机遇与成功的关系。有人对这段文字的评价是:“比喻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于文采。阅者见之,怎不喜爱。”这段文字可谓道出了本段比喻句的特点。
例1:比喻开头吸引目光,例2:比喻论述引人入胜
比喻妙语连珠生动形象
例3::有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人选择平庸,有人拒绝平凡。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皆系于一瞬。
例4: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诱惑,是为了追求道德的完善;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个性;拒绝同流合污,是为了追求高风亮节的品质……我们拒绝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奴性,拒绝臣服邪恶,明哲保身的怯懦,拒绝巧取豪夺,唯利是图的贪婪……拒绝假,丑,恶,追求真,善,美。拒绝的过程,是在放弃,抵制,批判一些东西的同时,选择,坚持,张扬了另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摆脱了身上的许多束缚,从而能够清醒地关照自身,参与社会。应该说,拒绝是生活的一项本领。
对比式整句,就是用对比形式的整齐语句来构成语段,正反鲜明,从而收到突出文意,强化主题的效果。
对比正反鲜明突出文意
例5 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梦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讲:“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也是“祖国”。
明引式,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诗句来证明文章的中心:名人心中装着祖国。
例6 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里默默的相对,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一支神来之笔,勾勒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二十四桥的明月,渲染香炉峰的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