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教案11
- 资源简介:
约2560字。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的:
1、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情
2、揣摩意象,把握情感
3、对比阅读,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训练
4、进行联想与想像,续写本诗
德育目的: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重点与难点:
1、 把握意象,分析诗歌
2、 相同题材诗歌的对比阅读分析
教学方式:多媒体投影
教学设想:在诵读中感悟,在意象分析中把握,进而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并对学生进行爱情观的教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婚礼中,当男女双方说出“我愿意”,这就意味着责任,请同学们设想,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方,你愿意为对方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早在160年前,裴多菲就写了相同内容的诗,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聆听他的爱情宣言。
二、作者简介
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出生于贫困的屠户家庭。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生活,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被喻为匈牙利的“抒情之王”。著名长诗有《使徒》《亚诺什勇士》《农村的大锤》等。他的诗歌充满革命激情,风格清新,语言通俗,富有民歌味。其作品不仅对匈牙利民族文学发展影响很大,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光辉的一页。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半年内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结婚不到三年,其间给她写了120多首健康、感人的爱情诗。这首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不久后尤丽娅便嫁给了他。
三、欣赏配乐朗诵和男女分读(学生读的时候配乐<致爱丽斯>)
四、问题探究
提问1、①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
②可以概括为几组、几类?
③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④诗人是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①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