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谈何容易!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不管教师和学生谁是主导、主体,谁有多少自己的自主地位?教师教学无法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以自身的研究作基础。教师的教学内容是课本规定的,教师上课的过程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参安排好的,教学效果的测评是由统一的标准考试决定的 。一个教师教一辈子,在他(她)自己的教学中,有自己独创性的发现,超越了现有的教育机制,就不可以也不可能得到现有教育机制的支持。<br>
教师是这样,对于广大的学生, “书”——他们进步的阶梯突然变的那么狭窄又那么狰狞.面对“书”,他们毫无选择的权利;面对考试,他们毫无选择的权利;面对他们自己的未来,他们越来越恐惧。在他们学会了应试的时候,他们也不再以为自己是大自然的精灵,自己同样可以是一些新的知识的创造者。现在的教育决定学生未来的个人终生发展。却没有人想过或没有人勇敢地大声疾呼:我们现在的教育究竟对学生意味着什么,我们的教育究竟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了什么? <br>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的异化,究其本源,是由我们的教育观念决定的。从五十年代,我们全盘照搬苏联的教育,加上我们的教育传统,形成了现在不以人——不断成长发展的学生为核心,而是以课本为核心模式的教育。<br>
因此,在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体系下,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被教育: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内容就是课本,学生的学习就是做作业,衡量各级教育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试(中考、高考;周考、月考、期中考、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