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3 19:38: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30字。

  课题:溶解度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如皋市东陈初中   冒北林
  课标要求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两者的转化;
  3.了解结晶现象;
  4.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探索实验形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
  1.通过几组探索性实验活动,建立起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通过几组探索性实验活动,培养对比思维的能力。
  难点
  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条件的探索。
  教法
  引导──探究──发现──总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仪器药品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蒸发皿、酒精灯、试管、火柴等。
  药品:食盐、硝酸钾、水、碘。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溶液知识的基础,本课所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有关概念。因此这节课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出理解概念的活动方案,通过实验的探究解决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索中形成概念,逐步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初步学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认真思考:
  向10g水中
  ①加入1g氯化钠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多少克?
  ②若加入2g氯化钠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多少克?
  ③若加入5g氯化钠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多少克?
  【演示实验】
  向10g水中加入5g氯化钠,充分搅拌,观察。
  【引领思路】
  2.初步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像这种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的溶液叫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的溶液叫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实验探究】
  3.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甲组
  操作步骤 能否完
  全溶解 结论
  (是否饱和)
  在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1g氯化钠,搅拌,得溶液①   
  再加7g氯化钠(先加少许,搅拌,观察现象),搅拌,得溶液②   
  乙组
  操作步骤 能否完
  全溶解 结论
  (是否饱和)
  在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1g硝酸钾,搅拌,得溶液③  
  再加7g硝酸钾(先加少许,搅拌,观察现象),搅拌,得溶液④  
  认真思考后回答:11g
  12g
  15g
  观察实验
  思考
  初步感受什么样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什么样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小组实验
  合作探究
  从溶与不溶的角度初步学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激活思维,为问题的引出做好铺垫。
  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思路引领,初步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实验感知固体并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初步学会从溶与不溶的角度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