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ppt(新闻两则、芦花荡等19个)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9.2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0 21:01:0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1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1《新闻两则》
│   《新闻两则》.doc
│   《新闻两则》.ppt
├─2、芦花荡
│   《芦 花 荡》.doc
│   春江花月夜 古筝.mp3
│   高山流水.mp3
│   芦花荡.mp3
│   芦花荡课件.ppt
│   平湖秋月.mp3
├─3《蜡烛》
│   《蜡烛》.ppt
│   《蜡烛》教案.doc
│   苏联卫国战争.WMV
├─4 就英法联军
│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doc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   亲爱的爸爸妈妈.doc
│   亲爱的爸爸妈妈.ppt
│   让爱住我家赵明.wma
└─杜甫诗三首
    zmj-3681-53728.ppt
    杜甫诗三首.doc
    杜甫诗三首.ppt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
  (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芦花荡》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芦花荡》是当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叙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寻找队伍的两个女孩,后来他又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故事。作者用传奇的手法刻画了老英雄自信、自尊、英勇无畏的性格,表现了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和正义必胜的信心,反映了一个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这篇文章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芦花荡》是孙犁的代表作品,集中反映了作家“诗化小说”的独特风格。学习这篇文章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走近名家名篇,领略文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5、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播放苏联卫国战争影像资料片断,请学生谈谈观后感受。
  (“二战”期间,德军同样把炮弹倾泻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就在那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之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1、以课本剧的形式领会文章的主题。
  2、在朗读中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编排课本剧,领会课文“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懂得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教学难点
  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历史。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出示两张背景分别为战乱和和平的照片,请学生给这两幅照片各取一个标题(战争、和平)
  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看到A图都会感到愤怒和悲痛,是谁让我们原应纯真无忧的孩子眼中满是恐惧?惊慌的小脸上找不到一丝的快乐,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大笑的权利?谁都希望孩子如B图中那样快乐成长,甜蜜地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然而,在二战中,在南斯拉夫,在美丽的克拉库耶伐次,有300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却遭受了一次毁灭性的残酷杀戮. ,当孩子们最后一次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面对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这是多么撕心裂肺。今天,我们就跟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重温那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多媒体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望岳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