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ppt12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5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8 10:45: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0张。有教学设计A、B两种方案,约5480个字。

 

  爸爸的花儿落了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肖兴明
  A案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把握文中父亲的思想性格。
  2、理解标题的双关意义,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3、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
  [重、难点分析]
  (1)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理解“爸爸”的形象。
  (2)理清文章叙述线索,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
  (3)了解并学会运用插叙手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
  [说课]
  本文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文章写了主人公经历了许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行文线索,理解、揣摩、感悟课文内容。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英子跟学生的年龄相仿,所写内容也与学生生活接近,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共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要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与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所感悟,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过程,进而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抓住“情”这一主线,以情导情,就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力图贯彻这些理念。
  第一课时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介绍作家作品;掌握字词。
  2、初读课文,理解标题的双重含义。
  3、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文章主要写了那些事。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有母亲抚摩你发际的双手,可曾有父亲扛起你前行的臂膀?有母亲万千叮咛时的眼眸,可曾有父亲默默无语中的守望?有母亲时刻陪伴的慈爱,可曾有父亲撑起全家的坚强?如果说母亲的面庞写满的是柔情,那么父亲的脸上刻下的就是沧桑!
  今天我们就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体会童年的小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时那一路走来的爱与酸楚。
  二、简介作家作品
  1、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