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众网友围观《2010网络流行语基本能力测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18 19:40: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70字。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
  众网友围观《2010网络流行语基本能力测试》
  2010年,热闹的网络江湖又将召开经典“语林大会”,且看哪句网络流行语最火。
  近日,有网友就以这一年的热点事件和网络热词为背景编成《网络流行语基本能力测试》,用以“证明2010年你没白过”,引起了众多网友围观,其中“非常艰难的决定”、“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等纷纷在试卷中出现。
  记者发现,与往年单纯恶搞不同,今年的热词多与新闻事件相关,甚至有的词已成正式书面用语。 
  流行语逐渐主流化 
  今年的《网络流行语基本能力测试》,有20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2道智力简答题、1道命题作文,共计100分。 
  除了新闻事件催生出的热词外,许多政经词汇也网络化了。今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出现了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后,“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姜你军”等大批三字经犹如一副多米诺骨牌,陆续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站上,形象地展示出食品涨价的现状。
  而11月2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中显示,5年间,我国语言环境已经有了较大变化,网络热词不断丰富着民众的语言生活。走在大街上,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诸如“不差钱”“顶”“没见过吧,说明你‘Out’了”等网络用语已出现在商品及其广告牌上。
  不少网友认为,网语的主流化,是网络被主流媒体和政府认可的标志,体现了他们对网络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
  网络用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 
  “使用网络语言没有什么不好,特别是在网上,大家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很容易消除陌生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听不懂网络语言,别人就会笑话你老土。而且现在人民日报都‘给力’了……”读者张东烜说,他看到那期的《人民日报》之后很惊喜。 
  但也有许多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给汉语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网络语言之所以吸引络语言简单便捷,诙谐幽默,直观形象。我觉得学生们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网络语言,无可厚非,但要是习惯成了自然,考试中也出现这样的网络语言该怎么办?”郑州三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对此表示担忧。她说,当这些词出现在学生作文中时,自己要花费很大的工夫去纠正。在采访过程中,不少老师和家长也持同样的看法。
  “就像今年的‘ungelivable’(不给力)是一个生造词,连老外都可能看不懂,在中国网友中却大受欢迎,但这对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确实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家长辛女士说。
  网络热词不再仅仅是“自娱自乐”
  “汉语是活语言,会自动淘汰和吸纳新的词汇,以保持自身的生命力。过去的网络流行语,多见类似‘偶’、‘稀饭’、‘94’这样的,它们更多像是种语言游戏。”河南大学文学博士郭灿金特意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释新旧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前者多用来凸显自己的个性,而从2008年开始,网络流行语有了质的变化,“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已不再是网虫们标新立异‘不足为外人道’的专用语言。这些热词并不仅仅‘热’在网络,日常交际中也会出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