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中招考试猜题语文试卷(五)
-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7560个字。
2011年河南中招考试猜题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读拼音将照应的汉字工整书写在方格内。(3分)
青春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们尽情huīsǎ( )着辛勤的汗水,我们尽力倾出ruìzhì( )的才华,我们谨慎quánshì( )着无悔的生命。
huī sǎ ruì zhì quán shì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渡假蜂拥而至安祥低回婉转
B.松弛变幻多姿藉贯提纲擎领
C.提炼不可明状恬静通宵达旦
D.气概迫不及待和谐融会贯通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B.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D.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人物形象。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句子是,。
(4)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
(5)学习和思考要联系起来,正如孔子说的“,。”(《论语》)
5.名著推荐阅读。(共5分)
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到达了敌舰队,当敌人见到我的时候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跳下船向岸边游去,约有三万多人。我拿出工具,把钩子在每一只船船头的一个孔里套牢,所有缆绳的另一端收拢扎在一起。我这么做的时候,敌人放射了几千支箭,许多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不仅使我极度疼痛,工作也大受干扰。我最担心的是我的眼睛,要不是我忽然想到了应急的措施,一双眼睛肯定是没了。我前面已经说过,我在一只秘密口袋里藏了一些日常的小用品,其中就有一副眼镜,这些东西都逃过了皇帝派来的人的搜查。我上岛以后,就被一群人团团围住了,不过站得离我最近的人看来地位较高。
(1)上文所选片段出自名著《》,作者是。(1分)
(2)片段中是主人公在国的经历,这个国家宫廷中选拔官员的方法是,作者借此抨击了什么?(4分)
6.阅读下面两则有关“为什么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
成就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因素很多,但是,起决定作用的首要条件必然是作者的思想高度。所谓思想高度,即作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瞩望并洞悉未来的思想穿透力。我们许多作家,包括一些名气很大的作家,似乎对历史、哲学和人类思想史等学科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就更别说去认真地钻研了,于是,他们的思想资源就显得极为贫乏。
材料二:
文化的积累离不开阅读,而中国当代作家恰恰在这个领域显得非常贫弱。普遍读书偏少、偏窄、偏随意,既不博,也不专,更不精,没有几个作家可以通读外语原著,有些人甚至连拉丁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当年的鲁迅、钱钟书都可是精通好几个国家语言的),能够不借助工具书就可以顺利读懂古文的作家已如凤毛麟角。既如是,你又怎么能够让他们从域外文化中最大限度地汲取有益有用的营养同时准确把握和继承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列出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的主要原因。(2分)
(2)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有患“拒绝阅读症”的倾向,这严重制约了语文素养提高。请你把阅读方面好的做法和收获简要写出,与患“拒绝阅读症”的同学分享。(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