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高三第八次月考作文“接受与改变”导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4 21:55: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50字。

  雅礼中学2011届高三第八次月考作文“接受与改变”导写
  湖南永州一中    刘小忠
  (一)真题再现
  七、作文(60分)
  21.请以“接受与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二)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关系型命题作文。所谓关系型作文命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的一种命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题目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构成关系型题目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此类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间的特定关系。
  1、关系型命题作文立意的三大法宝
  关系型命题作文,常见的关系大致有:对立统一关系(如“大与小”“平凡与伟大”);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 并列共存关系(如“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
  那么,“接受与改变”的关系怎么理解呢?也要从不同层面去梳理。
  从人生角度,有的人是“接受”, 有的人是“改变”,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可归属“并列共存关系”。
  从命运的角度,有时“接受”了,反而不好;有时“改变”了,反而要好。。反之亦然。这就是“是非取舍关系”。
  从社会角度讲,,例如,有些我们只能“接受”,是出于无奈,有些我们必须“改变”,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去做。可见,“接受与改变”又是一对“对立统一关系”。
  所以对于这个关系型作文命题,我们可以采用“均衡立意法”: 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可以采用“取舍立意法”:与其接受,不如改变 ;还可以采用“主次立意法”:接受是为了更好的改变……
  为了打开思路,我们可以采用“三么追问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既可以写“接受与改变”是什么,也可以写为什么要“接受与改变”,还可以写怎么样去“接受与改变”,或什么情况下接受,什么情况下改变,要智慧选择,平静对待。.比如“接受是一种无奈,改变是一种能耐”“生于改变,死于接受”“接受诚可贵,改变价更高”“平凡可以接受,平庸必须改变”
  2、关系型命题作文写作的三大误区
  ①顾此失彼
  许多离题作文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接受,或大侃改变,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是关系型命题作文的大忌。
  ②平分秋色
  先说接受会怎样怎样,再说改变会怎样怎样,各打五十大板,对文题中的“与”视而不见,不能联系一个来写另一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