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237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中,“之”用作指示代词的一句是( )
A曰:否,以票易之。 B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C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D此车一人殿之,可以成事。
2、下列句中,“其”作人称代词的一句是( )
A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D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3、下列句中,“所”字结构表示动作对象的一句是( )
A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B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C诺,恣君之所使之。 D其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下列句中,“见”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作用的一句是( )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B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5、下列句中,“相”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的偏指关系的一句是( )
A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C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下列句中,“其”表示祈使语气的一句是( )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C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D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7、下列句中,“以”用作连词,表示后一项动作是前一项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
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车,尽破之以归秦。 D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8、下列句中,“为”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的一句是( )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且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9、下列句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
A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 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0、下列句中,“则”作连词,表示后项的行为、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一般译为“原来已经”的一句是( )
A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B于是至则围王离。 C欲速则不达。 D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11、下列句中,“而”作连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转折意味的一句是( )
A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B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12、在“滕君,则诚贤君( )”和“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 )”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 )
A也,焉 B矣,焉 C矣,也 D耳,矣
14、在下列句中,“与”作为句中语气词表示顿宕舒缓语气的一句是( )
A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B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谁与,哭者?
15、下列句中,“甚”做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
A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B甚雨及之,楚师多冻。
C苛政暴吏,甚于虎也。 D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16、下列句子中,有名词意动用法的是( )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C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7、下列句子中,数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
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B命西鄙北鄙贰于己。C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D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8、下列句子中,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