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00字。
编写人:杨银月 审核人:吴智军 审批人:吴智军 ______班______组 姓名__________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学习目标: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环境、经济、社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和治理措施。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 P34—P39页的内容,思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学习任务以及自主效果检测,准备老师检查。)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
★★3、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4、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
★★1、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
人为原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以及其他人为活动。活动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包括省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个省区。
(2)、黄土高原区域地理特征: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高温多雨,冬寒冷少雨。
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有: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
地理位置特殊——过渡性:
①处于从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②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③处于从湿润向半湿润的过渡地带④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
⑤处于从农业向畜牧业的过渡地带。
(3)、自然原因
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和黄土的易侵蚀。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易被流水侵蚀和搬运,也易形成崩解和滑坡。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由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加上植被稀少,有利于夏季热力对流,多暴雨,且降水过于集中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