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江苏省金湖县中学 潘育年
正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永恒的主题一样,“民主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执着的追求。关注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在推进人格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争霸天下的当今社会,在教育格局急剧变革、痛苦裂变的转型期,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乃是重中之重。英格尔斯大声疾呼:“如果没有观念的现代化,那么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教育观念变革的五大趋势是“由狭隘的质量观转向整体素质观,由接受教育观转向自主教育观,由划一性教育观转向个性发展教育观,由‘复制型’人才观转向‘创新型’人才观,由一次性阶段性学习观转向终身学习观。”⑴因此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师生关系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教育变革的关键。
一、民主理念的推崇与力行
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民主的进程尤其缓慢,令人揪心。“你这糊涂先生! /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陶行知先生造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如雷贯耳,振聋发聩。“应试教育把‘知识传授——考试——评分——升学’作为教育过程的全部;用对好分数的现实追求来代替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这是一种‘分数拜物教’。一定程度上讲,教育爱的失落和某些教育病态人格的形成就是由这种‘拜物教’直接导致的。据说,不尊重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很多发生在所谓‘最负责任的老师’ 和‘责任心较强的教师’身上”⑵。这是陷入了应试的深渊、责任的误区,是教育中短视行为,是封建性质的专制作风。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缘兴趣按意愿自主地开展各种活动。我们应牢固树立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崭新理念。只有切实坚持教育民主,才能尊重个体的人格,尊重个体的选择,珍视个体的差异、思维的独特,为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思维创新创设一种良性友好的健康氛围;只有做到师生和谐,才能保证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求得教育的最优绩效。
创新型的教师要牢固树立情感教育的理念,对学生恒有一颗爱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把评价作为激励,而不是作为惩罚,开放自我,广辟言路,悦纳异议,尽大可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最好还能学会向学生道歉,哪怕是在公开场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灵上可亲可敬的知心朋友,成为教学过程中可信可近的合作伙伴。多些和气,扫除霸气,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