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决定成绩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其他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 15:1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观念决定成绩
   ——语文组教学工作总结
        张松多
一、 语文观念的转变
1、“大语文”观念的确立与再造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当”,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勒涅斯这句话在我国语文界广为传诵,它高擎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旗帜,有力地影响着人们语文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也是立足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天然联系,把视线从课本与课堂扩展到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语文环境中去。适应这一观念转变的需要,我们首先择取了大量有关“大语文”方面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充分了解这一思潮的形式、内容及实质;其次,采取一系列措施,让老师转变过去的旧的语文教学思想,真正确立起“大语文”的观念,进而,使学生也树立起这种观念。只有彻底改变了老师的观念,学生的观念才可能得以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没有绝对盲从这一观念,而是对“大”的范围进行了必要的限制。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包罗万象,语文学习不能把生活的内容一网打尽。我们认为,就高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不尽相同,因为有些生活的内容不是中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也没有必要了解和掌握。
2、语文学科某特点观念的转变
过去,人们对语文学科有一个“共识”,就是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个所谓漫长的过程,并由此推导出“多学几天语文和少学几天语文无所谓”,“单位时间内语文成绩的提高较数理化低”,“提高语文成绩见效慢”等等观念,这种观点沉积久了,形成了观念,于是就连清醒的语文老师也步入了这一误区,盲从了这一观念。造成的直接恶果就是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用功太少,成绩太低,也因此引起了学生的不满,领导的不满。其实,追根究底都是“观念”造成的。因为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不够,课堂听课效率差(部分同学还暗度陈仓),自习效率就更差了,遑论课外时间了。总之,语文学科的时间占有量少的可怜,在这种情况下,想提高语文成绩,无异于痴人说梦。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有了足够的时间跨度,就有可能提高成绩,而没有时间做保证,绝不可能有成绩的提高。针对不种现状,我们仍然是从转变语文老师的观念入手不释卷,再转变学生的观念和其它任课老师的观念。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就效果来说,单位时间内成绩的提高也绝不比其它学科差,尤其是在实行标准分的情况下。有研究证明,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各科成绩的提高是想同的。退一步说,即使不想同,三天不学语文,可能无所谓,可是三天三天地不学语文就大有“所谓”了。另外,三天不学语文,小者也,而由此形成的轻视语文的观念,大者也。
二、 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它可以直接转化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动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我们认为,激发学生兴趣的途经有两条,一是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二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只有学生喜欢任课教师,才能激发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对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成绩的提高自不在话下。鉴于此,我们首先从报刊、杂志和教育论著上尽可能多地择取有关“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印发给每一位语文老师,并定时在一起进行研究,使每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